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山银滩 >> 乳山银滩发展 >> 正文 >> 正文

雪是小麦的被子

来源:乳山银滩 时间:2023/2/21
北京手足癣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很多年了,每天吃着雪白的馒头,但我已经忘记了小麦原有的味道,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山东乳山一个叫作银滩的小镇,我从一个农民家里买了几十斤小麦,并委托卖家加工成面粉,面粉中加入酵母菌,揉成馒头放进锅里。因为带着麸皮,它颜色虽然有点黑,颗粒有点粗,模样有点丑,但当蒸汽在房间中弥漫开来的时候,一种久远的记忆慢慢被唤醒,我猛然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小麦味道。   虽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下过乡干过农活,但我对小麦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可我知道小麦是五谷中生长周期最长的一种粮食作物。农谚说:七月底八月半,栽上麦子种上蒜。每年入冬前,小麦就被种进地里,然后发芽、分蘖,那时候所有的庄稼都已经收获,茫茫大地,从南到北,一片光秃秃的真干净。只有小麦生长出一片绿油油的青翠,为萧条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气。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冬的迫近,北风紧了,天转寒了,一个叫作“霜降”的节气驾临人间。在一场接一场的严霜中,万物凋零,小麦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蔫头,耷脑,碧绿的叶子发黄变黑,一天天枯萎,好像到了生命的尽头。小麦当然没有死,而是在收缩,防御,并默默地在根部积蓄力量。随着冬的步伐加快,一场大雪从天而降,雪覆盖了苍茫大地,也覆盖了小麦。然后大的雪或小的雪也许会一场接着一场。   农民说,雪是小麦的被子,这话智慧而形象,因为雪的覆盖,可以让小麦躲过冻害的袭扰。在阳光照耀下,雪融化成水,带着地表养分,一点点渗入地下,滋养着小麦。如果遇上一个连一场雪也没有的“干冬”,小麦便紧紧贴伏在干旱的土地上,靠自己瘦弱的身躯抵御刺骨寒冷。在严寒和干旱的双重打击下,小麦也变得越发稀疏、瘦弱,但它是那样勇敢,又是那样坚韧。就这样默默地坚守着,挨过一个漫漫长冬。正是这种坚守,让它们吸纳了更多日月精华、天地灵气,提高了自身品质。这时候种地的人们都躲进屋里“猫冬”,深冬的小麦好像被所有的人遗忘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也许是一场春雪,也许是一场春雨,也许是猫过冬之后农民为小麦浇的一次返青水,小麦慢慢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经过一个冬天的力量积蓄,小麦重新变得生气勃勃起来,它一身翠绿,很快又重新将大地覆盖起来。它长势迅猛,拔节的声音在和煦春风的吹拂和温暖阳光的抚摸下铿然有声。之后,抽穗,开花,灌浆。“一声杜宇春归尽”,在布谷鸟“饱谷”“饱谷”的叫声中,仿佛是一夜之间,小麦就成熟成一片金灿灿的黄,那是黄河水的颜色,那是让农民喜笑颜开的颜色。于是,初夏的风里饱含着小麦的馨香,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尽情飘荡。   我对小麦味道的记忆来自少年时代。那时候我家住在城郊,接近乡下,大家都不富裕,为了增加点收入,家里常年养着一两只羊。我常去地里给羊割草,顺手掐几个青青的麦穗带回家,在刚刚做完饭的余火中烤熟,用手掌轻轻一搓,麦粒和麦皮就分开了,用嘴轻轻吹去麸皮,手掌中剩下的是烤得青而微黄的麦粒,迫不及待地放进口中,一种融进了泥土、霜雪、阳光和雨水的混合味道,沁人心脾,久久滞留于唇齿之间。让我无法忘怀的,还有我在“五七知青农场”做知青的记忆。每年6月1日,都是小麦开镰收割的日子,此后的十多天,知青们早晨4点多钟就去地里,我所在的班负责小麦的晾晒。天还不亮,第一车小麦就进场了,我们用桑叉把小麦从车上卸下来,在场上摊开,然后是一车接着一车,卸车、摊开,顶着太阳一遍遍翻晒。整整一个麦季都赤着脚、光着背,只穿一条短裤,等把每一粒小麦都收进仓,我们被晒得浑身黝黑。农民把麦子收下来,即使再穷的人家,也会用新麦蒸出一锅香喷喷的馒头,咬一口,麦香四溢,那种香,香得淳朴,香得厚重,香得深沉,吃完了还让人久久回味。这是对劳动者的最好礼赞,对劳动者的最好奖赏。   童年的时候,城镇居民吃粮本,成人每月二十三斤,白面的比例少之又少。我们家的一点白面,冬至一顿饺子,春节一顿饺子,其余的白面隔一段时间母亲蒸几个白面馒头去看望姥姥,再就是给早起上班的父亲做一顿手擀面。平时是根本吃不上白面的。   渐渐地,中国人不再饿肚子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但从这时候起,我们开始把小麦加工得越来越精,越来越细,有时还要加入可以使面粉变得更白的添加剂。馒头是越来越白也越来越好看了,可是这样的馒头也离泥土、霜雪、阳光和雨水的味道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失去了小麦质朴和纯真的品质。   几十年间吃穿住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在享用现代化带来丰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渐渐失去了好多本真质朴的东西,包括这舌尖上美好的味道。这应该不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初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