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梁争誉刘沐轩
多少人厌倦了城市的钢铁丛林,就有多少人向往着小镇的人间烟火。
城市有着高度发达的配套,只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一切仿佛触手可及。精确到分钟的外卖送达时间,通宵营业的便利店,随约随练的健身房……这里既制造焦虑,又贩卖缓解焦虑的解药,用咖啡、酒精和夜店音乐麻痹住想要逃出围城的人们。
事情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历程,逆城市化或将开始。
人们萌发了逃离都市、归隐小镇的需求,市场自然也会满足。
山东威海拥有海岸线公里,相当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1/18。蜿蜒又漫长的海岸线,孕育了深水良港、富饶物产,当然还有海景房。
驾车沿着山东半岛的海岸线走一遭,每每看到大海,公路的另一侧总会有成片的海景房,这条海岸线上最纯净广阔的一片沙滩叫做银滩。
和公众的普遍认知不同,这段海岸线上的房子,号称“用北京一平米,换银滩一套房”。
不同地方的人们慕名而来。祖上闯关东的东北人来这里寻找乡音与温暖,厌倦了京津冀的新中产来这里享受朝阳与海风,从长三角退休的生意人来这里追求没有污染的环境和简单的人际关系,逃离内卷的北上广年轻人在这里寻找出口。
这里,就是因“海景房价一平米跌破千元”走红的乳山。
银滩海景房,时代周报记者摄
只有两位小哥送外卖
在冬季来到乳山银滩的人,对它的初印象,大多是空旷。
银滩是一个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3公里的景区,面积相当于个“北京鸟巢”。和绝大多数景区不同,银滩如今因为海景房而出名,海景反而沦为配角。
这里素有“小区两百个,房子十万套”之称。乳山滨海新区管委会曾披露过真实数据——截至年6月,银滩累计开发小区个,9成海景房已售出。从卫星地图上看,这些密集的海景房,像集装箱一样,整齐地沿着海岸线铺开来。
沿着海岸线整齐排列的海景房,受访者供图
然而,银滩的常住人口数量,远远无法与天量的房子匹配。
乳山滨海新区管委会从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采集数据分析,每年6月至9月银滩业主居住较为集中,8月中旬人数最多,约5万户、10万余人。-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银滩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的常住人口约1万户、2万余人。
折算下来,银滩的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不到山东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地广,房多,人少,和居民的“候鸟”属性,让银滩的空旷具象化了。
银滩空荡荡的街道,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银滩走走,常常能看见流动的开锁广告牌。许多开锁电话,还体贴地加上了威海的电话区号,。
经营开锁生意多年的高师傅告诉记者,有的人大老远从外地过来,经常忘记带钥匙,或者是很多年没来,锁芯已经锈掉了。“有的店开在小区里头,不好找,所以广告打得多,让更多人能看到。”
淡季的公交车,隔一小时发一趟车。即便如此,车上也常常只有司机一人。
住在银滩的人,主要靠赶集满足日常所需。这里大大小小的12个集市,建构起了乳山的商业体系。按照农历,每天都可以赶不同的集。初一、十一、廿一赶常家庄集和小陶家集,初二、十二、廿二轮到宫家庄集、海洋所集和徐家集。
设在小区旁的集市,受访者供图
因为人少,银滩只有两位外卖小哥。这是刚在银滩安家的李俊浩然偶然发现的。
为了修整新房,李俊浩然和爱人在银滩住了半个月。由于大部分精力花在装修上,他们靠外卖解决三餐。“都是同一个小哥配送,后来熟悉了就问怎么都是他在送。小哥说,附近就他和另一个小哥送外卖。人少,商家也不多,再加上老人对外卖需求不高,所以不需要太多人送外卖。”
在美团外卖平台,将收货地址定为银滩地标大拇指广场,只有55家商户提供外卖服务。配送费出乎意料的贵,多是三五元,八元十元的也不少见。
银滩为数不多的连锁超市,时代周报记者摄
购物商场、娱乐设施这些配套倒是其次,常住在银滩的居民以退休老人为主,他们更在意的是供暖。
集中供暖对入住率有一定要求,绝大部分小区都不能满足条件。
以李俊浩然的新家曲水绿荫为例。
这是一个有44栋住宅楼、户的大型小区,也是当地的人气小区。根据李俊浩然的观察,小区夜里零零散散也就大约50户亮着灯,“我们住的这栋楼,一共六层,有三个单元门,包括我们只有两户在住。”
李俊浩然说:“有一次夜里九点,我们想出去买东西,街上起了大雾,站在路口,红绿灯迷离闪烁,确实感受到了‘鬼城’的样子。”
在银滩生活了十多年的老艾告诉记者,银滩的一百多个小区里,只有七八个能供暖。住上供暖小区,也不能保证有效供暖。
“房间热不热乎取决于上下左右有没有人住,没人也就十六七度。我家隔壁小区,因为温度一直上不来,业主每年都吵一场大架。”老艾表示。
银滩的常住客
当乳山本地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嫌弃银滩交通不便,距离市区20公里时,来自辽宁的胡大爷却觉得人少些好,因为打网球的人太多了,他抢不到球场。
有的人承受不了银滩的冷寂,有的人就喜欢这份清净。
衣着体面的老人在一天中最暖的时刻出门遛狗,时代周报记者摄
“过去二十多年都在北京漂着,我对大都市特别厌倦,那种喧嚣,那种闹腾。”提起北京,网约车师傅姜庆民(化名)一脸的嫌弃。
姜庆民是苏北人,今年56岁,年轻时在北京干销售,卖办公文具,成天和大学、企事业单位打交道。
“虽说都是高素质人群,比较好沟通,但他们要求高,所有东西都得百分之百契合才行,每天战战兢兢的。”姜庆民举例道,月底结账的时候,请款单要最高领导签字,“所有时间都要迁就他,你就是不吃不喝守株待兔,都得候着见着人签个名。”
“40岁之前特别爱挑战自己,别人不能干的我就能干。过了40岁就没这心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天千万别有生意,宁愿不挣钱’——就是这种想法。”姜庆民说。
6年前,姜庆民的孩子大学毕业,他当即卸下北京的工作,来到乳山,“在北京太累了,太操心了,够了。”
对姜庆民来说,跑滴滴并不是一份必需的工作,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我这车后备箱,乒乓球、篮球随时带着,朋友打电话约我,接单系统一关就玩去了。”
选择乳山,一是图它房价便宜,二是图它环境好。
乳山所属的威海市,曾获得年度联合国人居奖。银滩南面向海,四季分明,空气清新。这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着3个大型海水浴场,可承载10万名游客。夏季平均温度为17-25度,冬天气温也常年维持在零上。
午后无人的海滩,时代周报记者摄
姜庆民计划再跑个三五年就正式退休,到时去海南万宁的海边再找个住处,换辆续航公里的车,南北溜达。“夏天在乳山,冬天去海南。这边温度一降下来,我就往南去。”
提起乳山的房价,记者和姜庆民说,不止一位本地人叮嘱,千万不要在乳山买房。他的嗓门一下就高了,“什么叫‘千万不要’?这都是偏见。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有的人就是有这方面的需求。”
来到乳山的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理由。
北京阿姨于爱英(化名)在乳山长住了半年。她退休多年,每年夏天都会来银滩度假。她的房子属于一线海景房,从小区东南门到海滩仅约百米,去银滩的中心大拇指广场步行6公里左右,平日里主要靠公交出行。
银滩地标大拇指广场,时代周报记者摄
去年8月,北京最热的时候,于爱英又一次来到银滩避暑。此后,她在银滩过上了第一个冬天。这个冬季,她最大的开销是电费。“我们住的是老小区,没有集中供暖,我空调一开开一宿,电费一个月一千多块钱。”
好在,其它方面的消费跟北京比起来,跟不要钱似的。在银滩的半年时间,于爱英没动过工资卡,“就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