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乳山市思政同城大课堂“不负青春韶华,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宣讲活动现场,银滩高中的数十名学生不约而同地肃然起立。他们紧握右拳,眼神坚定,激情澎湃地朗诵起《中国少年说》。
乳山市思政“同城大课堂”自年举办以来共开办24场,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深受师生喜爱,被誉为“有滋有味”。
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
思政宣讲怎样才能“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乳山市思政宣讲团创造性地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高深的“大道理”蕴藏在浅显的“小故事”中,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喜欢听。
“也许因是属牛的吧,我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学生在听完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以身报国的感人故事后,再咂摸这句原汁原味的肺腑之言时,“爱国”“敬业”已在潜移默化中幻化为可感可学的形象并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为“以理服人”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让故事的“富矿”产生了更高价值。
生动的视频、珍贵的图片、鲜活的文字加上声情并茂的宣讲,不仅让邓稼先、黄旭华、高伯龙等一个个“中国的脊梁”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生只为一事来”等经典语录清晰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成为催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营养液。
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考虑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乳山市思政宣讲团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近感。
宣讲团找准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与师德教育、学生德育的契合点,组织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讲解员培训,把胶东育儿所红色乳娘的故事排成英语解说版、编成红色舞台剧,师生同台讲故事、谈感想。“乳娘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用生命和鲜血保护着孩子。‘人在,孩子就在’是她们的庄严承诺,舍命护孩子是她们的无悔选择……”饱含热泪的声音把“一滴乳汁一百年”诠释得淋漓尽致。
结合“党史进课堂”活动,他们把当地马石山、胶东公学馆、胶东特委诞生地,以及刘公岛、天福山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融入宣讲,让学生在悲壮的沉沦、不屈的奋争故事中领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坚定“我辈当自强”的信念。
用“时政事”提升“新认识”
“新”不仅会让宣讲锦上添花,而且是引发思想共鸣的重要因素。为此,宣讲团在宣讲中注重围绕时政热点定主题、选素材,让时政教育迸发出了新活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先是组织开展“跟随思政教材寻找身边的抗疫英雄”活动,让师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悟“英雄出自平凡”;然后以宣讲的方式展示一个个感人的人物、故事和瞬间,让大家在感知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领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时代楷模黄文秀把年轻的生命留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事迹、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戍边战士“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的壮举、“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对学生“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的告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让学生深深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学会了怎样才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近年来,乳山市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师资、课程、活动、制度等多个方面同向发力,不断推进德育课程教学一体化,打造了有味道、有气质的课堂,涌现出一批思政“金课”和时政述评社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乳山市坚持守正创新,以思政“同城大课堂”为牵引点,在思政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通讯员:李全刚)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编辑:白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