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是居住在海边的居民们,根据潮落潮涨的自然规律,趁大海潮退时在海边的礁石堆、沙滩上捡拾贝壳、鱼虾蟹等海产品的一种活动。它是千百年来人民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结果,凝聚着人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在威海南海新区,靠海吃海的居民日常乐趣之一就是赶海。他们摸索出大海的潮汐规律,每逢潮落便三五成群,带着简陋原始但十分好用的工具,挎着小篮子或小水桶,向着海洋出发。有人盘算着此行专门摸小螃蟹,这样晚饭的炸脆小蟹就有着落了;也有人寻思着给孩子捡拾漂亮的小海星和海胆开开眼界;更多的人则是随缘,遇见什么就采集什么。
这是当地人眼中十分平常的赶海,也是异常吸引外地朋友的活动之一。很多小伙伴来到海边,特别想亲身下海,体验一番原始渔民的赶海生活。因此,小南今天就整理了一篇赶海攻略,包含赶海的时间、地点,以及赶海的注意事项等。
赶海时间
赶海最好选择大潮汛时间,这样海水退得又远又快,一些贝类等海产品行动迟缓,就会被遗留在海岸上。所谓的大潮汛,是指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
赶海区域
原则上,只要是海岸线边都可以赶海。在南海新区,西到西浪暖大桥下以至乳山银滩的海域范围,东到卓达海洋公园以东,都能为赶海体验带来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赶海区域属于天然海滩,赶海活动免费,有的海域则被企业或个人承包,需要付费,但费用不贵。其中,付费的区域属泽库港南最为出名。
赶海攻略
在南海新区赶海,遇见的小海鲜通常有蛤蜊、海螺、牡蛎、小螃蟹、海星、蛏子等。
蛤蜊:所需工具:铲子、桶
蛤蜊是赶海中非常容易遇见的小海鲜,拿回家之后,无论是清蒸还是爆炒,都是鲜美的味道。
南海的蛤蜊远近有名,它主要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挖蛤蜊的最佳时间是退潮时,泥滩上会留下一个个小孔,这是蛤蜊的呼吸孔,只要在距离小孔3至5厘米的地方下铲就有很大几率挖到蛤蜊。
如果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呼吸孔,只要在孔的旁边跺一下脚,有水柱喷出,则证明确实有蛤蜊,那就赶快挖吧!
海螺所需工具:小桶
麻辣小海螺是下饭和下酒的佳品,也是夏天撸串必点的美食,如果下海能捡到小海螺,想必烹饪品尝的心情绝对不一样。
作为水陆两栖的螺类,海螺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而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礁石上。因此,赶海的时候,需要去岸边有礁石的地方去耐心寻找。
海星所需工具:小桶
海星呈星星状,颜色非常漂亮,是带着孩子赶海时讨好孩子的最佳礼物。它主要栖息于浅海底沙地或海礁石上,一般有橘黄色、红色等色彩。
捕食海星时,只需要用手捏住,放在小桶中就可以了,操作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没难度的了。
牡蛎所需工具:锥子/铲子、小桶
牡蛎俗名海蛎子,味道鲜嫩可口,是非常美味的海产品。其营养也相当丰富,素来有“海洋牛奶”之称。一般清蒸、做牡蛎汤都是很棒的滋补身体的方式。
海蛎子一般是附着在大海岸边的礁石上,在西浪暖大桥下可以捕获到很多。顺便补充一句,南海本地有一家非常出名的牡蛎养殖品牌——品贝鲜,生产的牡蛎产品天然无公害,味道也是一绝。
小螃蟹所需工具:手套、小耙子、长镊子、小桶、手电筒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是螃蟹最为肥美的时节,也是捕捉小螃蟹的最佳时机。南海新区常见的小螃蟹有深灰色的“石蟹子”,还有红色的“赤甲红”。它们一般都是喜欢躲在浅海区的石缝中或是石头下。
由于小螃蟹八爪横行,看起来很凶,而且有两个大鳌让人很难捉到,因此赶海时要是收获到一些小螃蟹,那绝对是一件超级有成就感的事情。
采集小螃蟹时,可以用小耙子翻动海边的石块,躲在石头下的小螃蟹们便会四散而逃。或者选择夜间赶海,带上手电筒瞄准大海滩上的小洞洞,也是一抓一个准。
注意事项
1.对海域不熟悉的朋友不要单独赶海,最好约上伙伴集体活动。2.赶海前,查看天气状况,避免在风浪较大以及雨天出行。3.赶海时注意观察潮汐,尽量不要离海边太远。4.全副武装,带上手套、帽子,穿上水鞋,避免被尖利的礁石和海鲜划伤。5.如有条件,最好带上创可贴,以备受伤时止血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17.html